好山好水好生活——麻阳打响“世界长寿乡”品牌一线观察
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在麻阳,你就能找到答案。
(麻阳水系发达,水质良好。 张杰 摄)
“九十平常事,百岁不稀奇”,这在麻阳比比皆是。麻阳全县有百岁老人56名,人均预期寿命81.18岁,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岁——“世界长寿乡”因此得名。
近年来,麻阳县委、县政府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打好“长寿牌”,积极推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同时开辟路径,做足康养文化,大力发展长寿生态文化旅游业,一座小而美的幸福之城、生命之城、长寿之城正加速崛起。
“处处绿水青山、家家金山银山、人人寿比南山。”当问起“长寿秘诀”,中共麻阳苗族自治县委书记江涛是这样为我们解密的。
打响“寿乡品牌”,让养老变享老
(麻阳全县风景 张杰 摄)
麻阳的郑望英老人是家中的长姐,今年已经96岁了。她还有五个弟弟妹妹,其中最小的妹妹郑平英也已经72岁了。
“县委、县政府非常关心关爱我们这些老人,逢年过节都会来看望慰问。社区的工作人员把我们照顾得很好,一点儿也不用孩子们操心。”郑平英一边拉着姐姐的手,一边笑着跟记者念叨。
郑平英口中所说的社区,正是麻阳为了帮助老年人就餐所开设的养老互助点。
目前,在全县12个城市社区中已经开设了8个能提供这项服务的日间照料中心,覆盖率达到60%。同时,考虑到农村老年人数量更多,所以在10个农村社区中开设了18个养老互助点,覆盖率已达到100%。
“有时候我们看到有的老人不方便做饭,可能一天只粗粗地吃那么一顿,营养很不均衡。老人们怕孩子担心,也总是瞒着不让说。于是我们就主动承担了这项工作,让老人们热热闹闹地一起吃。”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就餐服务只是麻阳养老工作的一个支点。近年来,麻阳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生态养老服务产业,与企业合作建立智慧养老服务中心,探索本地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构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全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形成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产业布局。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在县中心敬老院,几十位老人围坐在一起,安安静静地晒着太阳,好不惬意。工作人员陪着他们坐在一旁,时不时帮他们整理一下盖在膝盖上的毛毯。
“我们是麻阳第一家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同时我们还接收社会养老人员,目前在我们这入住的社会老年人达到63人,社会化入住率达到63%。”县中心敬老院负责人告诉记者。
此外,麻阳还开办了县智慧医养服务中心,依托智慧医养服务平台可实现远程调度、互联网医疗、健康预警等服务。让老人在家也能挑选、享受专业化的生活帮助、康复护理、紧急救助、日间照料等各种服务。
写好“生态文章”,让青山变金山
(麻阳一景 张杰 摄)
“我们在兰里镇青山村钻孔施工,发现在270米处揭露含水层,日供水量达300立方米以上,矿化度依附地下水径流条件而变化的规律比较明显。”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麻阳地热研发中心项目负责人崔健军有些惊喜,这意味着麻阳山泉水的应用开发将更进一步。
麻阳境内生态资源丰富,水系发达,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水中硒含量0.702微克/升,高出全国背景值50%,是著名的“中国天然富硒地”。
近年来,麻阳持续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通道,围绕“富硒山泉水、温泉水、锦江泉酒水”三水,不断强链延链补链。
“我们依托本地的富硒泉水,打造出全国唯一的富硒白酒。通过实施投资3000万元的1000吨酱香型白酒技改项目,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全面提升了工艺流程、生产装备等方面的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水平。”锦江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好山好水的生态条件下,其冰糖橙、黄桃、猕猴桃等农特产品也尤为鲜美丰盛。
去年12月,一辆满载麻阳冰糖橙的中越铁路冷链班列从怀化国际陆港货运集结中心鸣笛发车,首批50吨冰糖橙出口阿联酋迪拜,成为怀化农产品批量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
近年来,麻阳着力推动传统农业升级为绿色生态产业,树立“自然长寿”品牌体系,让农产品变成生态品、旅游品、科技品、文化品、健康品,走向了世界。
近年来,在标准化建设、搭建专家平台和“五统一”服务经营模式等举措后,果品核心竞争力大大提升。此外,还引进了年可加工3万吨的“柑橘酵素产业深加工生产线”,完成了柑橘全产业链布局。
去年,麻阳冰糖橙产量同比增长11%,价格增长40%。
做好“寿旅融合”,以诗意共远方
(麻阳以传统文化与“寿乡”品牌相结合,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旅道路。 张杰 摄)
“楚客登临,正是暮秋时节。”
登高是中国人的传统。今年重阳,麻阳文名山上秋意正浓,游客纷至沓来,在麻阳的山水之间享受生活的舒适安然,探寻身心健康的秘诀。
“年轻人也能感受长寿元素、体会康养文化,乡村旅游别有一番滋味。”面对眼前的迷人风光,“90后”游客阙晨蕊忍不住感慨。
伴随着人们旅游观念和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升级,康养旅游早已成为麻阳探索旅游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走进麻阳霞飞云果园,这里幽静舒适,让人不自觉“慢”了下来。果园老板告诉记者,这里“慢”是主基调,慢行、慢娱、慢生活、慢运动,让游客远离喧嚣、放松心态、记住乡愁。
近年来,麻阳积极探索“长寿+”乡村旅游新模式,通过健全基础设施、精心打造品牌、丰富文旅产品,推出长寿康养之旅、民俗风情之旅、富硒甜蜜之旅等6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让文旅康养产业掀起了热潮,吸引更多游客回归山野、感受自然。
文旅产业,项目为王。
近年来,麻阳围绕康养度假,计划投资13.78亿元,完成了石羊哨旅游度假区、铜矿文创园、霞飞云果园二期、罗裙山天梯美墅二期等4个市级文旅发展重点项目。同时,围绕水产业链,大力深耕“富硒康养温泉水”产业,成功招商海南康年国际酒店集团投资8亿元做好温泉小镇、温泉洗浴休闲、水上乐园及温泉生态观光园基础设施建设,助推温泉产业高质量、高效益发展。
2023年上半年,麻阳全县接待游客112.2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64亿元。
(全媒体记者 苏明珠 通讯员 谭雅丽)